盛世达医疗
当前位置:首页 >服务中心 > 售后资讯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的问题与对策(二)-武汉盛世达医疗
发布时间:2015-09-17 14:09:00 浏览次数: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1. 采血

 

一般要求用抗凝的静脉血,尽可能不用皮肤穿刺采血,因为不同部位皮肤穿刺血

的细胞成分和细胞与血浆的比例常不一致,与静脉血的差别则更大。从技术角度讲,毛细血管采血量较少,特别对一些全自动的仪器,不易采到足够量,更不能在有疑问时重复检查。因此,除了少数不易取得静脉血,如婴儿、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需要经常采血检查的病例,如血液病、肿瘤化疗等以外,均应用静脉血实验。

 

2. 采血容器

 

发达国家为了保证血液质量,防止操作者受血液感染,多用真空采血系统,既可使血液分析达到自动化又可进行质量控制和保证操作者安全。

 

3. 抗凝剂

 

1993ICSH推荐用EDTA二钾,其含量规定为1.5~2 mg/mL血。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数目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也最小,而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文献报道及笔者的试验都证实EDTA盐抗凝血在采血1 h内,MPV较即刻检查有明显升高,1 h后基本恒定,1~8 h各点比较恒定,随时间及温度变化不大,尤其在室温条件下,几乎成为一条直线。因此在某些病例,特别是动态观察MPV变化时应予以注意。笔者的实验证实,EDTA二钠对CBC检查与EDTA二钾抗凝血相比无明显变化,且试剂价格低廉,但其溶解度较低,用指血在小管抗凝时,EDTA二钠不易得到满意效果,如采用静脉血并且与抗凝剂能充分混合,EDTA二钠可以代替EDTA二钾使用。

 

4. 血液的储存

 

上述抗凝血在室温下,WBCRBCPLT可稳定24 h,白细胞分类可稳定6~8 h,血红蛋白可稳定数日,但2 h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故需作镜检下分类者,应及早推制血片。虽然4℃条件可延长血液储存期,但血小板不宜在低温下储存,否则会影响PLTMPV值,不能及时检验时,血液应在室温保存。

 

 分析后质量控制

 

为保证从标本测试至实验报告发到临床科室过程中各个环节正常,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各种制度与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统计质量控制

 

即以统计学方法来确定控制测定值是否不同于已知值。通常把质控测定值画在控制图上进行质量控制。它提供了数据的直观描述,并可用来帮助解释质控状况。血细胞分析仪常用的质控方法有: 病人标本双份试验; 核对实验; 非定值质控物的质控法; 定值质控物的质控法; 累积和质控法; 浮动均值法及空间比较。这些方法繁简各异,对失控的敏感性也不同。有的需要特殊质控物,有的仅需分析标本结果趋势变化,有的即为仪器特有功能。可根据实际工作的可能任选一两种方法。

 

2. 分析实验结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在电阻法测量报告的参数之间,许多有内在联系,比如RBCHctMCVHbHctMCVHbRBCMCH之间,又如RDW与涂片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与涂片细胞形态的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与涂片细胞形态的变化和有核细胞分布情况相结合,可进一步验证仪器运行是否正常,结果是否准确。

 

3. 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相关检查是指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是否可以从临床角度加以解释,或是否与其它实验参数相关。例如Hb值出人预料的高或低,是否可由输血、大量失水或出血、溶血来解释,MCHC的高或低与瑞氏染色的血片上红细胞的色素是否一致,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值是否与血片上白细胞、血小板分布一致,还应注意血片的制作和染色是否恰当。

另外,将血常规检查结果记录在累积登记本上,这既是一种好的临床实践,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对血液病人或化疗者更为有用。因为通过对比以前确定的“基线”,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异常结果。对发现偶然误差,如贴错标签,抗凝不当,标本混合不充分等很有用处。

 

4. 定期征求临床医护人员对本室结果的评价

 

临床医生对实验数据的评价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最熟悉病人的病理变化和疾病的发展过程,实验数据是否符合临床也是衡量结果正确与否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经常、定期、虚心地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白细胞“分类”法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迄今,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测试原理有两类。一类是电阻抗原理,根据被测细胞体积变化。另一类是各种高科技组合同时检测一个细胞,根据被测细胞体积、胞浆内颗粒的有无、粗细及在浆内分布和核的形状、数目等测试信息组合进行分类。前者只是根据体积的大小将细胞分成几群(或几部分),并不是纯粹均一类型细胞的整体,因此,称之为“二分群”或“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可能更妥。后类仪器是从细胞体积、颗粒、胞核多方位分析细胞得出的结果,显然其结果要比电阻法准确。

正确使用仪器,处理好其与显微镜检的关系尤为重要。应该说,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是白细胞分类的金标准。迄今,世界上尚无一台仪器可代替镜检。严格地说,只要有可能应尽量镜检。但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实验诊断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规模较大的医院按目前实验人员编制,既严格、规范地进行镜检白细胞分类,又快速、准确发出报告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筛选方法,筛出细胞形态、比例正常的标本免于镜检,用仪器分类结果供临床参考; 用充分的时间对可能有病理意义的标本进行规范的镜检分析。严格执行筛选条件的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法可以提供这一手段。(筛选条件一是: 仪器测定的标本结果; 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均在参考值范围内; 二是白细胞体积直方图正常、无警示。)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高科技组合”的五分类仪器。后者的优点:

(1)能较准确地进行白细胞分类,筛选后需镜检的标本假阳性少,比如在100个待测标本中,有15个异常标本需要镜检。用电阻法筛选可能50个标本要镜检(35例假阳性),而五分类者可能只有25个标本(假阳性仅10)。假阴性率亦低(漏检率即需要镜检的标本而未镜检)

(2)其它检测性能更灵敏、更精确。

(3)多数仪器还可测电阻法不能测的参数(如网织红细胞计数和分类,T4T8细胞比例等)

应该肯定,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问世,使血细胞分析进入了新阶段,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和实验人员技术素质,提高仪器设备的档次更加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应提倡选购五分类的仪器。但同时应避免不管是否需要而盲目购置,甚至认为使用了五分类仪器就可以完全放弃显微镜血涂片检查的错误倾向。

 

 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信息交流

 

基础医学的发展、先进的科技成果不断引入到细胞分析中,使实验诊断方法日新月异,医务人员知识结构亦更趋专一化,这就要求实验诊断与临床医疗有经常性的、紧密的学术交流、信息沟通,使临床医生对每项实验的实验原理、结果分析、临床意义及质量控制有较深入的了解,便于合理选择实验项目,正确评价实验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而实验室结合从医生那里获得的病人诊断、治疗、药物的应用、病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其它方面的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价自己实验室的工作、总结经验和进行科研。

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之前,应向临床医护人员介绍以下方面:

1. 仪器分析的原理,所测指标的中英文全称及缩写,结果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同一结果不同计量单位的表示(比如同一白细胞计数结果可有4500/mm3; 4.5×109/L4.5 G/L三种)及各项参数的参考值,见表12

2. 血液分析的全过程、可影响实验结果的环节及质量控制措施,特别是分析前质控。比如采血时病人情绪要平稳安定,采血前2 h不要吸烟、不要有剧烈的运动; 血样最好是静脉抗凝血,抗凝剂应是K2-EDTA; 标本采集后尽早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放在15~25℃环境中,切不可用冰箱保存。

3. 影响血液分析仪实验结果的生理或病理因素,比如:

a.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或癌症、白血病、妊娠、血栓疾病、糖尿病患者血中存在有冷纤维蛋白,可使血液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因而导致血细胞计数值增高。

b.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增高影响红细胞计数,或有核红细胞出现影响白细胞计数。

c.低色素贫血或红细胞内含有大量HbSHbCO,某些初生儿或某些肝病患者红细胞膜质类异常等,都具有抵抗溶血剂作用,导致红细胞溶血不完全。

d.M蛋白增多时,在pH低的情况下,M蛋白可与溶血剂发生反应使结果偏高。

e.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使血小板易于聚集。

f.高脂血症可使Hb假性升高,进而导致MCHMCHC的测定偏差。

g.大量巨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的存在,影响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检查。

4. 血液分析仪测试的某些参数(比如RDWMPVHFRMFRLFR)及三种细胞体积直方图是近年来发展的仪器特有的参数,以往的医学书籍介绍甚少,为了充分合理地使用这些参数,应该详细向医生介绍其临床意义、参考价值、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便于医生全面、正确、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确定诊断。


上一篇:血细胞分析仪常见的干扰因素与处理对策
下一篇:超声诊断仪图像故障分析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武汉创意天地一期10号工坊301室
版权所有:武汉盛世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QQ:2727518293
         联系电话:027-88021613 鄂ICP备15012260号-1  技术支持:捷讯技术

客户服务热线

13971531610

在线客服